雷煦光/張士允
「我用鏡頭聽病人藏在心底的話。」
張士允,一個從美國回來的攝影師。
他正在海安的臨終關懷醫院進行一個攝影計畫,企圖透過攝影來讓那些不說出口的故事被看見。在Vivi打開了母親海安的隨身行李後,他陪伴Vivi逐步追尋海安當年離去的原因,也在揭露祕密的過程中發現生命的意義。
近年劇場演出作品:台北首演、法國巡演《沃伊采克》、《Taiwan365─永遠的一天》、《台北歌手》、《大國民進行曲》、《間》、《關於洛芙的15首-What Is Love?Concert》、《快樂孤獨秀》。
張詩盈/Vivi(梁靜)
「我會演更多的戲,給媽媽看。」
Vivi(梁靜),劇團演員。
母親海安在她幼年時缺席,安靜地沒有一點聲音,就像是自己遺失的影子。梁靜從母親的安寧病房出發,透過一本陳舊且寫滿批註的《謝雪紅傳》,讓她逐步拼湊出母親曹海安離去的原因,踏上一段尋找生命的旅程。
以電影《父後七日》入圍第47屆金馬獎「最佳女配角」及「最佳新演員」;榮獲2010年台北電影節「最佳女配角」獎。
劇場作品:創作社《逆旅》、《拉提琴》、《嬉戲》、《夜夜夜麻三部曲完結篇-倒數計時》、《影癡謀殺》;O劇團《雙面芭比II:玩者之聲》、《雙面芭比》、《穿牆人:華麗的逃殺》、《三房一廳》;果陀劇場《針鋒對決—Othello》、《我的大老婆》、《巴黎花街》、《果陀2作劇—米蒂亞》;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《SMAP x SMAP》、《膚色的時光》、《請聽我說》豪華加長版;2012 V-DAY Taipei《陰道獨白》戲盒劇團《攔截,公路》;外表坊《直到世界盡頭》;女人組劇團主辦第三屆「女節」《踏青去》等。
呂曼茵/曹海寧
「這些事你放在心底就好,要是被別人聽見,會惹上麻煩的。」
曹海寧,曹海安的姊姊。個性保守的她,代替著母親照顧海安,一直以為幫妹妹找個好對象結婚就是對她最好的安排,然而面對妹妹內心的理想懷抱,海寧卻無法理解,導致產生了姊妹之間的缺憾。
呂曼茵,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第八屆畢業,主修:表演、服裝設計。
劇場演出作品:創作社《拉提琴》;台南人劇團《Re/turn》;臺北故事劇場《花季未了》、《露露聽我說》;傳神娛樂《臺灣舞孃》;台灣戲劇表演家劇團《謊言》、《預言》;如果兒童劇團《奇耳鎮》、《豬探長秘密檔案二~蘇東坡密碼》、《隱形貓熊在哪裡》、《雲豹森林》、《爺爺的旅行》;果陀劇場《搶錢的世界》、《傻瓜村》、《淡水小鎮》、《針鋒對決-OTHLLO》、《公寓春光》、《我的大老婆》;表演工作坊《台北怪譚》、《亂民全講》、《出氣筒》等。
謝瓊煖/曹海安
「人生應該是不斷追求真理的旅程。」
曹海安受到謝雪紅的影響,希望自己也能在面對困頓時能突破命運的枷鎖。 然而,實際上她這輩子都在等待,她沒有足夠的信心,不確定自己能夠掌握什麼,而這卻也造就了她自己,甚至身邊的親人或多或少的缺憾。
2009與2005入圍金鐘獎最佳女配角,2006與2002入圍金鐘獎最佳女主角。劇場演出作品:大開劇團《金花囍事》,大開劇團《陪你唱首歌》,如果兒童劇團《小花》,綠光劇團《人間條件典藏版》,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《約會》,創作社《好久不見》,大風音樂劇坊《威尼斯商人》,果陀劇場《黑色喜劇.白色幽默》,2010外亞維儂藝術節 戲盒劇團《島嶼錄 – 一人輕歌劇》,2012再一次東方藝術節戲盒劇團《島嶼錄 – 一人輕歌劇》。電影作品:《戀人》、《城市飛行》、《只要ㄧ分鐘》。
電視CF作品:《就是要你愛上我》、《下一站,幸福》、《女仨的婚事》、《花樹下的約定》、《大愛的孩子》、《愛的約定》、《草山春暉》、《孤戀花》、《家》、《出外人生》、《寒夜續曲》、《新芽》、《娘家》、《家書-就在一九四九等你》等近40餘部作品。
戲劇指導/周慧玲
「初識《逆旅》的人,往往好奇年輕英俊的斯文書生如詹傑,怎能這樣細寫女性的幽微情愫?然而詹傑對生命和歷史的憐閔,才是《逆旅》真正讓人驚悸錐心處。」
周慧玲,創作社核心團員、資深編導。紐約大學表演研究所博士,中央大學英文系/所教授,中央大學黑盒子表演藝術中心計畫主持人,台灣現代戲劇暨表演影音資料庫」www.eti-tw.com主持人。
劇場編導作品:創作社《百衲食譜》、《少年金釵男孟母》、《不三不四到台灣》、《Click, 寶貝兒》、《記憶相簿》、《天亮以前我要你》等。導演作品:創作社《驚異派對》、《影癡謀殺》。編劇作品:國光劇團《百年戲樓》聯合編劇(京劇);拾念劇集《玉茗堂私夢》(戲曲)。著作:《表演中國:女明星、表演文化、視覺政治, 1910-1945》,及其他學術論文散見社會學、歷史、藝術、戲劇期刊。2013年主編並發行國內第一部表演藝術雲端叢書:《表演臺灣彙編:劇本,設計,技術,1943~》
。
謝雪紅1944年在台中與其夫楊克煌
共同經營地下黨工作聯絡點「三美堂」店舖門前留影。
共同經營地下黨工作聯絡點「三美堂」店舖門前留影。
謝雪紅,原名謝阿女,出生自彰化和美。 幼時家貧失學,更在12歲時父母雙亡,便賣給台中洪姓人家作童養媳與侍妾,以籌得葬親費用並且還債。
1917年謝雪紅逃家,遇到台中大地主張樹敏並成為其妾。 1919年兩人共赴日本神戶三年,自修日文與漢文,之後到達中國青島接觸五四運動,思想漸受衝擊。 1921年加入「台灣文化協會」,深刻體認台灣政治社會的方向與脈動,且展開其一連串的政治活動。 1925年參加上海「五三十運動」,進入上海大學,又被送到莫斯科東方大學。 1928年後在上海加入「台灣共產黨」,回台成立國際書局,隨後因台共事件被捕,被判處13年有期徒刑。
謝雪紅坐監五年因病重而保釋出獄後,反而更加積極地參與共產主義運動,並且成立「人民協會」、「農民協會」。在台灣發生228事件後,謝雪紅組織了「二七部隊」以對抗國民黨部隊,失敗之後為躲避追捕,逃到廈門。中共建國後,謝雪紅被任命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,然而卻在1957年被打為右派,於文革時期挨批鬥被掃地出門,1970年病逝北京。
這裡跟大家分享的是謝學紅的革命之路,而在這次的演出《逆旅》中,一本《謝雪紅傳》卻帶出了一個台灣女性追尋自我的故事,在歷史洪流中看見生命顯影,並喚醒了我們對於認清困境、結束等待的渴望。
—